首页

52美脚

时间:2025-05-28 15:38:01 作者:澳籍男子涉嫌在巴厘岛走私可卡因被捕 浏览量:33109

  中新社香港11月21日电 题:增设“快充”、引入技术、扩展服务点 香港业界“编织”电动车充电网络

  中新社记者 魏华都

  香港电动车数量逐年增加,对充电需求日益增长。近日,记者向业界相关人士了解他们如何推动香港电动车充电网络生态构建,以及未来计划与建议。

图为华为在香港将军澳蓝塘汇商场停车场内设置的充电站。 香港华为国际有限公司供图

  增加“快充”满足需求

  截至2024年9月底,香港有9107个充电器供公众使用,其中快速充电器仅有1579个,所占比例较标准及中速充电器低。由于高电流电动车越来越多,对快速充电需求迫切。

  “香港电动车充电设施目前以中速充电为主,提高‘快充’服务比例是必须的。”香港电动车充电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基石科技行政总裁叶兆康说,部分类型车辆用“中充”约7小时完成充电,但“快充”可20分钟内完成,两者效能相差20余倍。

  最新施政报告提出,香港特区政府会投入3亿港元资助私营机构安装高速充电设施,至2030年累计装置3000个高速充电器。

  多家充电技术供应商近年陆续进驻香港市场。华为近期在香港布局新一代全液冷超充,提供“快充”,计划于2025年内在香港布局约500个全液冷超级充电桩。

  “香港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高逾六成,市场基础良好。”华为数字能源智能充电网络全球业务总裁刘大伟表示,华为全液冷超充最大输出功率可达600千瓦,7分钟就能将电动车电量从20%充至80%,实现“喝一杯咖啡时间满电”。

  持续扩展充电网络

  车主与业界也希望继续拓展充电网络,享受便利及创造经济效益,也可吸引大众转用电动车。

  事实上,香港特区政府近年通过资助屋苑及新建私人楼宇的停车场增设充电设施,要求新建政府楼宇三成停车位安装中速充电器等措施,构建充电网络。未来,特区政府计划将两幅空置油站用地改作快速充电站,并利用现有油站用地以“一地多用”模式设立充电站。

  扩展充电网络对电网及电力需求较大,香港主要电力供应商之一的中华电力有限公司(中电)扮演重要角色。中电发言人回复记者时表示,中电正通过整合电动车充电数据,分析香港不同地区充电站使用率与使用模式,从而更有效优化电网规划、资源分配。

  “基石科技会继续在香港布点。”叶兆康指出,新能源商用车对充电次数与速度的需求更大,每日需要充两次,而私家车每个星期充两次已算多,因此目前正与新能源计程车及巴士等商用车队沟通,了解他们对充电站地理位置及价格的要求。他认为,电单车是未来另一个新能源市场,该公司短期内会公布相关计划。

  中电发言人称,中电向充电服务运营商提供供电方案。其中,高压配电箱和户外变电站方案设计相对简单,有助缩短建期及减低成本,推动不同地区发展大型电动车快速充电站。

  刘大伟指出,华为目前与香港的院校有深度合作,期望继续扩大生态圈和产业合作,更好地支撑运营商,提升运营质量,建设友好型充电网络。

  完善监管与提升用户体验

  充电行业对安全性及稳定性要求高,叶兆康建议,香港可以完善电动车充电行业资助及安全监管体制,例如充电运营商是否购买保险、是否为充电设施做定期检查等。他建议香港企业可与内地企业合作,将内地企业成熟的硬件技术带到香港使用,甚至帮助内地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另外,由于香港土地紧张,叶兆康期望政府、业界及业主继续紧密沟通,寻找适合地方。

  刘大伟认为,充电站可不断提升用户体验,例如降低充电噪音;充电枪线设计得更轻盈,方便女士使用;因应市场需求提供“欧标”“国标”两种充电方式供香港车主及内地自驾游旅客使用。(完)

【编辑:刘欢】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广汽科技日宣布两年实现无图智驾与全固态电池,含金量几何

据了解,医保部门将持续扩大医保移动支付接入范围,提升医保移动支付结算率。结合医保移动支付,北京、浙江等地,通过互联网医院实现了复诊患者的在线诊疗,让复诊患者可以做到就医、支付、拿药全程在线完成。

353人!芭蕾舞者集体完成布雷舞步1分钟 打破吉尼斯纪录

今年春风行动期间,全国举办的招聘活动场次数和发布岗位数量均比去年增加10%。多地还出台稳岗留工、迅速返工等奖补政策,发放就业补贴66亿多元,帮助6万多家重点企业解决用工需求40多万人次。

第五届世界客属青年大会在广州召开

据该研究项目负责人、长春中医药大学副校长陈长宝介绍,项目组在年底之前将重点围绕系统1.0版本开展技术攻关,同步为系统2.0版本以及手机APP开发做准备。

依托完备的原材料、产业链配套,义乌曾因“第一天的网络爆款,第二天能买到同款”多次登上“热搜”。数据显示,2024年1月,义乌全市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350.3亿元,同比增长16.7%;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104.5亿元,同比增长17.9%。

江南华南新一轮强降雨又将来袭

第一次来到中国旅行让我大开眼界,我意识到中国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诚然,仅仅来过一次,持续几天,我尚不能说了解中国,只是在脑海里留下了一些初步的印象,但这些印象会进一步加深我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兴趣。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